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进一步做好汶川地震灾区受损城市桥梁隐患处置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4-06-03 17:40:0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41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进一步做好汶川地震灾区受损城市桥梁隐患处置工作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进一步做好汶川地震灾区受损城市桥梁隐患处置工作的通知

建办城函〔2009〕146号


四川、甘肃、陕西省建设厅:
  目前,汶川地震灾区受损城市桥梁隐患处置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震后桥梁特殊检测工作不到位,部分受损桥梁设施没有得到及时处置等问题。为保证城市桥梁使用安全,现就进一步做好汶川地震灾区受损城市桥梁隐患处置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增强受损城市桥梁隐患处置工作的紧迫感
  汶川地震灾区受损城市桥梁隐患处置工作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障灾区人民正常生活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地震灾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高度重视灾后受损城市桥梁隐患处置工作。省建设厅要建立分管厅长负责、专业处室督导的工作体制,切实承担起本行政区域内受损城市桥梁隐患处置督导的领导责任,指导地方及时预防、处理、处置可能发生的城市桥梁倒塌等次生灾害。重点加强对地级市及以下县(市、区)的城市桥梁隐患处置工作的指导。针对汶川地震灾区受损城市桥梁隐患处置工作中检测和维修等费用难以落实的情况,省建设厅要向省人民政府报告,在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财政资金中统筹安排,保障在恢复重建期间将城市桥梁状态恢复到震前水平,达到抗震设防标准。
  二、切实做好地震灾区受损城市桥梁隐患处置工作
  灾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依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要求,开展受损桥梁特殊检测工作。对于前一阶段,因临时处置,未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检测的受损桥梁,应重新进行技术评定。对于未进行特殊检测的受损桥梁,应立即组织有资格的监测机构进行特殊检测,并根据特殊检测结果,制定维修加固方案,抓紧完成隐患处置工作。
  在特殊检测中被评估确定为D、E级的城市桥梁和Ⅰ类管理的城市桥梁中被评估为不合格的桥梁,要按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的规定,加快隐患处置工作进度。对不能达到相应道路荷载等级承载能力的桥梁,应当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城市桥梁的使用安全。对于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桥梁,要抓紧制定抗震设防改造方案,分期分批进行加固、改造,确保达到抗震设防标准要求。对于违反《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8号),在桥梁下开设工厂、商店等经营设施封闭桥梁下部结构的,应立即拆除,消除隐患,并依规定对责任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理。
  三、建立健全城市桥梁管理的规章制度
  灾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做好受损桥梁隐患处置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工作重点转向加强城市桥梁日常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上。
  目前,灾区城市桥梁档案资料受损情况较为严重,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日常管理和安全工作。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快抢救、补充、完善桥梁的基础档案资料,建立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和防灾减灾安全抢险应急预案。要加强对城市桥梁的日常管理,认真贯彻《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8号),建立健全城市桥梁检测评估制度,认真落实城市桥梁定期检测和养护维修制度。要采用动态监测措施,使城市桥梁始终处在受控状态,消除潜在隐患,实现“安全受控”目标,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加强对城市桥梁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地级及以下县(市、区)城市桥梁管理人员的培训。省建设厅应统筹安排桥梁检测和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五日

国防科工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军工、民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国防科工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防科工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军工、民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工委(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民爆器材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各军工集团公司:

  2006年4月1日19时5分左右,山东省招远市七六一有限责任公司铵梯炸药凉药、装药、包装车间发生爆炸事故,车间被炸毁,造成在岗的31名员工被埋,其中20人死亡,2人重伤,其余人员失踪。事故原因和事故详细情况正在调查中。

  国防科工委孙勤副主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梁嘉琨副局长、山东省韩寓群省长和张昭福省长分别带队赶赴现场,组织当地有关部门继续搜救失踪人员并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华建敏国务委员作出重要批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现就加强军工、民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防范类似事故发生提出如下要求:

  一、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本次事故伤亡惨重,损失巨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吸取本次事故的沉痛教训,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密切配合,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强化安全监管,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要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标准、规程的要求组织生产,严禁超定员生产,严禁生产设施超负荷运转,严禁车间及库房超量储存危险品。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人员密集危险作业场所的监控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强化管理,严肃查处"三违"现象;要把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人,不得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

  三、重新核定、压缩危险场所作业人员

  要组织企业重新对危险作业场所的定员进行审核,采取必要措施,重点压缩10人以上危险作业场所的人员,严防重特大恶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大安全投入,加速淘汰落后危险工艺

  要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针对危险场所作业人员密集的情况,积极采用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组织实施安全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度。

  五、立即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立即组织专家对军工、民爆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请各部门和各单位务必严肃认真对待此次检查工作,严防走过场,做到安全检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安全隐患严重的要坚决实施停产整顿。

  

  国防科工委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OO六年四月二日

  

  

  

  

  



郑州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


郑州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


(1993年8月27日郑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4次会议通过 1993年10月22日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一节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第二节 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第三节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三章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第四章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监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根据《宪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下列职工: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职工;
(二)城镇股份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
(三)城镇私营企业的职工,个体经营者的雇员;
(四)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职工;
(五)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人员。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部属、省属、外地驻郑企业及部队所属企业的职工均适用本条例,国家规定实行养老保险系统统筹的企业除外。
第三条 职工养老保险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职工所在单位必须为职工办理基本养老保险。
提倡、鼓励企业和职工参加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及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第四条 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应当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并与本人在职期间的贡献相联系。
第五条 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权利和应享受的各项养老保险待遇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侵犯。
第六条 市、县(市)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其所属的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支付、调剂和管理工作。 市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办理市辖各区范围内职工和各县(市)范围内市属及市属以上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业务;县(市)社会保险
机构负责办理本行政区域内县(市)属及县(市)属以下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业务。
第七条 财政、审计、税务、银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和工会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同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工作。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