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财政部关于印发《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5-20 21:24:1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52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关于印发《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
财企(2001)175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各中央企业集
团:
为做好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破产经费测算工作,确保职工安置和企业关闭破产的顺利进行,现将《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办法》印发给你们。执行中如有什么问题,请函告我部。

附件1: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办法
一、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对象
凡经国务院批准,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通知规定按《研究辽宁部分有色金属和煤炭企业关闭破产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1999〕33号)实施关闭破产的非资源枯竭矿山中央企业,具体包括:中央下放地方管理的有色金属工业、商贸企业,中央军工企业,中央党政机关脱钩企业,军队武警政法机关移交企业等,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在关闭破产实施前,均应按本办法规定进行关闭破产费用测算。
二、关闭破产费用测算依据
关闭破产费用测算以《研究辽宁部分有色金属和煤炭企业关闭破产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1999〕33号文件)和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及下放的煤炭、有色金属企业关闭破产实施办法〉的通知》(〔2000〕32号文件)为主要依据。
三、测算内容及测算方法
(一)经常性费用
1.1~6级工伤、工残人员费用。人数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国家标准GB/T16180-1996)进行等级鉴定后确定,费用按照《关于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6〕266号)文件的规定计算。但应扣除其中一次性支付的异地安置费和搬家补助费。
2.抚恤人员费用,按照抚恤人员数和各类抚恤人员抚恤标准计算。
3.退养家属工费用,按照退养家属工人数和规定的退养费用标准计算。
(二)一次性费用
1.清算费用
(1)诉讼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999〕21号文件规定计算,最高不超过10万元。
(2)资产评估、审计费用,按有关规定的计费标准计算(《关于发布〈资产评估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价费字〔1992〕625号文等)。
(3)清算组人员费用及办公费用,根据关闭破产企业在职职工人数规模计算,具体标准如下:
在职职工人数 清算费金额
1000人以下 10万元
1001~2000人 20万元
2001~3000人 30万元
3001~4000人 40万元
4001~5000人 60万元
5001~10000人 80万元
10001人以上 100万元
(4)清算期间的维护费,根据关闭破产企业在职职工人数规模计算确定,具体标准如下:
在职职工人数 维护费金额
1000人以下 20万元
1001~2000人 40万元
2001~3000人 60万元
3001~4000人 80万元
4001~5000人 100万元
5001~10000人 150万元
10001人以上 200万元
(5)清算期间职工生活费,按在职职工人数计算。凡有财政拨付亏损补贴的企业,由企业用亏损补贴发放;没有亏损补贴的企业,按照3个月的破产清算期和当地规定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补助标准计算。
2.职工安置费
(1)全民职工一次性安置费,以企业所在地级市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
(2)合同制职工经济补偿金,按每满1年工龄发1个月本人上年工资的标准计算。
3.移交设施补助费
企业移交的学校、医院、公安和供电、供水、供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务部门的费用,按照上年实际支付的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行费用,计算3年。
4.社会保险费
统筹项目内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分别按企业上年缴费工资总额的25%和6%计算10年,再折半核定。
5.拖欠的费用
(1)拖欠职工工资,按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中的实际拖欠工资数填列。但财政拨付亏损补贴的企业,当年度的拖欠工资由亏损补贴支付,不得计入在内。
(2)拖欠抚恤金、伤残补助金、丧葬费,按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中的实际拖欠数填报。
上述两项费用按企业和所在地区困难程度适当予以解决。
(三)资产变现收入
资产变现收入按附表F03表的要求测算填报,填表必须要符合实际。固定资产变现率不得低于固定资产总额的8%,流动资产变现率不得低于流动资产总额的15%。
土地变现收入也要据实测算填报。
(四)亏损补贴基数
按财政上年拨付的实际亏损补贴数填报。用3个年度的亏损补贴总额作为破产费用的资金来源。
(五)资金缺口的计算
分三种方式计算:
1.企业有财政亏损补贴基数的,按〔一次性费用-资产变现收入-(亏损补贴基数-经常性费用)×3〕计算。
2.当企业财政亏损补贴基数小于经常性费用时,按〔一次性费用-资产变现收入-(亏损补贴基数-经常性费用)×10〕计算。
3.企业没有财政亏损补贴基数的,按(经常性费用×10+一次性费用-资产变现收入)计算。
四、测算工作要求
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企业主管单位组织关闭破产企业进行测算。如实填报《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表》(F01表)、《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基础数据表》(F02表)、《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资产变现情况表》(F03表),并编制费用测算详细说明。
五、测算方案的审核确认
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方案,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企业主管单位初审后报财政部审核确认。
审核时,企业必须提供以下材料:
1.企业破产实施前一年度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包括相关经费的明细表:其他应付款科目余额明细表、应付工资科目余额明细表、应收账款明细表等。
2.市统计局出具的企业所在地级市上年度企业职工年工资水平的证明材料。
3.市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企业所在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补助标准证明材料。
4.资产评估、审计的计费依据文件。
5.移交医院、学校、公安、供电、供水、供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务单位费用的详细材料,包括:移交资产明细表、收入和支出分类明细表。
6.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7.费用测算表的计算机软盘(excel)。

附1:

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表
F01表
填报单位: 单位:万元
---------------------------------------
| 项 目 | 序号 |申报数|审核数| 备 注 |
|------------------|----|---|---|-----|
|一、经常性费用 | 1 | | | |
|------------------|----|---|---|-----|
|1.1~6工伤、工残及职业病人员费用| 2 | | | |
|------------------|----|---|---|-----|
|2.抚恤人员费用 | 3 | | | |
|------------------|----|---|---|-----|
|3.退养家属工费用 | 4 | | | |
|------------------|----|---|---|-----|
|二、一次性费用 | 5 | | | |
|------------------|----|---|---|-----|
|(一)清算费用 | 6 | | | |
|------------------|----|---|---|-----|

|1.诉讼费 | 7 | | | |
|------------------|----|---|---|-----|
|2.评估审计费用 | 8 | | | |
|------------------|----|---|---|-----|
|3.清算组人员费用 | 9 | | | |
|------------------|----|---|---|-----|
|4.清算期间维护费用 | 10 | | | |
|------------------|----|---|---|-----|
|5.清算期间职工生活费 | 11 | | | |
|------------------|----|---|---|-----|
|(二)在职职工安置费 | 12 | | | |
|------------------|----|---|---|-----|
|1.全民职工 | 13 | | | |
|------------------|----|---|---|-----|
|2.合同制职工 | 14 | | | |
|------------------|----|---|---|-----|
|(三)移交设施补助费用 | 15 | | | |
---------------------------------------

---------------------------------------
| 项 目 | 序号 |申报数|审核数| 备 注 |
|------------------|----|---|---|-----|
|1.学校 | 16 | | | |
|------------------|----|---|---|-----|
|2.医院 | 17 | | | |
|------------------|----|---|---|-----|
|3.公安 | 18 | | | |
|------------------|----|---|---|-----|
|4.供水、供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务部门 | 19 | | | |
|------------------|----|---|---|-----|
|5.供电 | 20 | | | |
|------------------|----|---|---|-----|
|(四)社会保险费用 | 21 | | | |
|------------------|----|---|---|-----|
|1.基本养老保险费 | 22 | | | |
|------------------|----|---|---|-----|
|2.基本医疗保险费 | 23 | | | |

|------------------|----|---|---|-----|
|(五)拖欠的费用 | 24 | | | |
|------------------|----|---|---|-----|
|1.拖欠职工工资 | 25 | | | |
|------------------|----|---|---|-----|
|2.拖欠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 | 26 | | | |
|------------------|----|---|---|-----|
|3.拖欠抚恤、伤残、丧葬费 | 27 | | | |
|------------------|----|---|---|-----|
|三、资产变现收入 | 28 | | | |
|------------------|----|---|---|-----|
|四、土地变现收入 | 29 | | | |
|------------------|----|---|---|-----|
|五、亏损补贴基数 | 30 | | | |
|------------------|----|---|---|-----|
|六、资金缺口 | 31 | | | |
---------------------------------------

附2:

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基础数据表
F02表
填报单位:
---------------------------------------
| | | | 其 中 |
| 项 目 | 序号 |合 计|-------|
| | | |全民工|合同工|
|--------------------|----|---|---|---|

|一、人员情况(人) | 1 | | | |
|--------------------|----|---|---|---|
|(一)在职职工 | 2 | | | |
|--------------------|----|---|---|---|
|1.移交社会单位职工 | 3 | | | |
|--------------------|----|---|---|---|
|(1)学校 | 4 | | | |
|--------------------|----|---|---|---|
|(2)医院 | 5 | | | |
|--------------------|----|---|---|---|
|(3)公安 | 6 | | | |
|--------------------|----|---|---|---|
|(4)供电 | 7 | | | |
|--------------------|----|---|---|---|
|(5)供水、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务部门 | 8 | | | |
|--------------------|----|---|---|---|
|2.1~6级工伤、工残人员 | 9 | | | |
|--------------------|----|---|---|---|
|3.执行提前5年退休政策人员 | 10 | | | |
|--------------------|----|---|---|---|

|4.一次性安置的职工 | 11 | | | |
|--------------------|----|---|---|---|
|(1)合同制前全民职工 | 12 | | | |
|--------------------|----|---|---|---|
|(2)合同制职工 | 13 | | | |
|--------------------|----|---|---|---|
|(二)离退休人员 | 14 | | | |
|--------------------|----|---|---|---|
|(三)抚恤人员 | 15 | | | |
|--------------------|----|---|---|---|
|(四)退养家属工 | 16 | | | |
|--------------------|----|-----------|
|二、关闭破产企业上年有关费用(万元) | 17 | |
|--------------------|----|-----------|
|(一)工资及生活费总额 | 18 | |
|--------------------|----|-----------|
|1.在职职工工资总额 | 19 | |
---------------------------------------

---------------------------------------
| | | | 其 中 |
| 项 目 | 序号 |合 计|-------|
| | | |全民工|合同工|
|--------------------|----|-----------|
|2.下岗职工生活费总额 | 20 | |
|--------------------|----|-----------|
|(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 | 21 | |
|--------------------|----|-----------|
|1.统筹项目内养老金 | 22 | |
|--------------------|----|-----------|
|2.统筹项目外养老金 | 23 | |
|--------------------|----|-----------|
|(三)1~6级工伤、工残年费用 | 24 | |

|--------------------|----|-----------|
|(四)退养家属工年费用 | 25 | |
|--------------------|----|-----------|
|(五)移交学校年费用 | 26 | |
|--------------------|----|-----------|
|(六)移交医院年费用 | 27 | |
|--------------------|----|-----------|
|(七)移交公安年费用 | 28 | |
|--------------------|----|-----------|
|(八)供水、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务部门年 | | |
| | 29 | |
| 费用 | | |
|--------------------|----|-----------|
|(九)供电年费用 | 30 | |
|--------------------|----|-----------|
|(十)养老统筹缴费工资总额 | 31 | |
|--------------------|----|-----------|
|三、计算破产费用有关标准(元/年) | 32 | |
|--------------------|----|-----------|
|(一)所在地级市企业上年职工平均工资 | 33 | |

|--------------------|----|-----------|
|1.所在地级市企业上年在职职工年平均 | | |
| | 34 | |
|工资 | | |
|--------------------|----|-----------|
|2.所在地级市企业上年下岗职工基本生 | | |
| | 35 | |
|活费标准 | | |
|--------------------|----|-----------|
|(二)上年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 | 36 | |
|--------------------|----|-----------|
|1.上年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 37 | |
|--------------------|----|-----------|
|2.上年本企业下岗职工平均基本生活费 | 38 | |
|--------------------|----|-----------|
|(三)本企业合同制职工平均工龄(年) | 39 | |
---------------------------------------

附3:

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资产变现情况表
F03表
填报单位: 单位:万元
-----------------------------------------------------------
| | |上年年末| 减: | 减: |待变现 | 预计 | 变现率(%) |
| 资产项目 | 序号 | | | | | |-----------|
| | |数 额|不良资产|移交资产|破产资产|变现价值|占总资产|占待变现资产|
|---------------|----|----|----|----|----|----|----|------|
|一、流动资产 | 1 | | | | | | | |
|---------------|----|----|----|----|----|----|----|------|
|1.货币资金 | 2 | | | | | | | |
|---------------|----|----|----|----|----|----|----|------|
|2.短期投资 | 3 | | | | | | | |
|---------------|----|----|----|----|----|----|----|------|
|3.应收票据 | 4 | | | | | | | |
|---------------|----|----|----|----|----|----|----|------|
|4.应收账款净额 | 5 | | | | | | | |
|---------------|----|----|----|----|----|----|----|------|
|5.预付账款 | 6 | | | | | | | |
|---------------|----|----|----|----|----|----|----|------|
|6.应收补贴款 | 7 | | | | | | | |

|---------------|----|----|----|----|----|----|----|------|
|7.其他应收款 | 8 | | | | | | | |
|---------------|----|----|----|----|----|----|----|------|
|8.存货 | 9 | | | | | | | |
|---------------|----|----|----|----|----|----|----|------|
|9.待摊费用 | 10 | | | | | | | |
|---------------|----|----|----|----|----|----|----|------|
|10.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 11 | | | | | | | |
|---------------|----|----|----|----|----|----|----|------|
|11.其他流动资产 | 12 | | | | | | | |
|---------------|----|----|----|----|----|----|----|------|
|二、长期投资 | 13 | | | | | | | |
|---------------|----|----|----|----|----|----|----|------|
|三、固定资产 | 14 | | | | | | | |
|---------------|----|----|----|----|----|----|----|------|
| 固定资产原值 | 15 | | | | | | | |
|---------------|----|----|----|----|----|----|----|------|
| 减:累计折旧 | 16 | | | | | | | |

|---------------|----|----|----|----|----|----|----|------|
| 固定资产净值 | 17 | | | | | | | |
|---------------|----|----|----|----|----|----|----|------|
| 在建工程 | 18 | | | | | | | |
|---------------|----|----|----|----|----|----|----|------|
|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 | 19 | | | | | | | |
|---------------|----|----|----|----|----|----|----|------|
|四、无形及递延资产 | 20 | | | | | | | |
|---------------|----|----|----|----|----|----|----|------|
|1.无形资产 | 21 | | | | | | | |
|---------------|----|----|----|----|----|----|----|------|
|2.递延资产 | 22 | | | | | | | |
|---------------|----|----|----|----|----|----|----|------|
|五、土地 | 23 | | | | | | | |
|---------------|----|----|----|----|----|----|----|------|
|合 计 | 24 | | | | | | | |
-----------------------------------------------------------

附4:

二○○ 年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
关闭破产费用测算方案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法人代表:
财务负责人:
企业地址:
报送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2:《研究辽宁部分有色金属和煤炭企业关闭破产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1999〕33号)摘要
一、关于在职职工安置费标准问题
(一)对1986年7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合同制职工,按原劳动部《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4〕481号)规定,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二)对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全民所有制职工,按《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4〕59号)和《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发〔1997〕10号,以下简称《补充通知》)的规定,一次性发放相当于所在城市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3倍的安置费。
二、关于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问题
(一)关于辽宁省提出的全省煤炭、有色金属行业统筹下放后形成的养老金缺口问题。鉴于煤炭企业提取的养老保险基金已按主管部门规定的比例列入成本,企业由此出现的亏损已在煤炭企业下放时由中央财政核定了亏损补贴基数,因此,中央财政给予的亏损补贴应首先用于弥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有色金属企业也比照此办法执行。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商劳动保障部、煤炭局、有色金属局和辽宁省制定。若弥补后仍有缺口,由财政部、劳动保障部核实并提出解决办法,报国务院决定。
(二)对企业关闭或破产后统筹项目内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来源问题,分别按企业在职职工年工资总额25%和6%的比例计算10年,再折半(考虑到需安置的职工中约有50%的人员能够实现再就业)核定,拨付给社会保险机构。对统筹项目外的费用,原则上不予考虑。
三、关于企业拖欠的职工工资问题
对破产企业拖欠的职工工资,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中央财政原则上不予补贴。对关闭企业拖欠的职工工资,企业本身不是法人单位的,由法人单位逐步解决;企业本身是法人单位的,按破产企业办法处理。对困难较大的企业,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四、关于企业关闭或破产涉及的集体所有制职工(包括混岗职工)安置问题
按《关于辽宁省部分有色和煤炭企业关闭、破产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国办秘函〔1999〕19号)执行,即由当地政府按有关法规负责安置。
五、关于煤炭三产贷款项目是否与煤矿一起整体破产问题
对于效益好、能够继续经营的独立法人企业,予以保留;对于亏损严重、确需破产的企业,可按法人单位实施破产,独立清算,破产企业财产处置所得,在支付安置职工等费用后,其剩余部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法》)的规定清偿债务。
六、关于关闭或破产企业所属公共设施移交地方后补偿问题
关闭或破产企业所办学校、医院、生活公用等单位及设施带职工成建制移交当地政府管理,按关闭或破产企业上年实际支付费用由中央财政给予3年的一次性补助。对企业供水、供电、供暖发生变化所需调整费用,中央财政不予补助。
七、关于关闭或破产企业所需的职工安置等项经费来源问题
企业关闭或破产后,职工安置等项经费首先用企业土地作价、资产变现解决;不足部分用中央财政核定给企业的亏损补贴支付(其中,煤炭企业扣除固定费用后,抵顶3年,3年后指标不收回,用于其他煤炭企业解困);再有不足,由中央财政补助。在具体操作中,应避免出现亏损补贴“一女二嫁”。其他方面所需费用由地方政府负担。
八、关于企业关闭的操作问题
企业关闭后,为防止非银行债权人追索债务,请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尽快制定有关企业关闭的条例或办法。在条例或办法出台前,凡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企业关闭,均比照《破产法》和《补充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在关闭清算期间向法院申请司法保护。


2001年3月13日

地质矿产部关于印发实施《矿山安全条例》试行细则的通知

地矿部


地质矿产部关于印发实施《矿山安全条例》试行细则的通知

1984年4月9日,地矿部

现将地质矿产部实施《矿山安全条例》试行细则印发给你们,从一九八四年五月一日起试行。在试行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试行中的情况和问题望及时报部,以便进一步修改补充。

附:地质矿产部实施《矿山安全条例》试行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坚持安全第一,保障地质勘探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地质工作的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矿山安全条例》并结合地质部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地质矿产部所属单位(以下简称地质勘探单位)必须执行本细则,必须接受国家和部劳动安全监察机构和劳动安全监察人员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 地质勘探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地质勘探单位各职能机构的人员和各工种的工人,必须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第四条 地质勘探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安全机构,并由各级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不设安全机构的单位,必须配备专职安全技术干部或兼职安全技术员。
安全技术专职人员必须按“四化”要求配备。凡有两名以上安全技术干部的单位,应明确一名为安全技术负责人。安全技术干部属于生产人员,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调换。
第五条 安全机构或专职安全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宣传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劳动保护政策、法令;组织和协助有关单位做好安全思想教育,技术培训;监督、检查本“细则”和有关安全规程的贯彻执行;汇总、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协助领导开展安全检查;经常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提出意见并督促解决;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参加地质勘探设计的审查和有关科研成果,有关新技术、新机具的鉴定;参加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事故统计和上报;总结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提出安全生产的奖惩意见。
第六条 地质勘探单位必须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安全工作会议和汇报,以及班组安全活动日等工作制度。
第七条 加强劳动保护科学研究,部应编制长远的科研规划,组织开展安全技术、工业卫生的攻关活动。劳动保护技术研究室,地质勘探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也应结合生产急需开展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的科学研究,积极推广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材料,改变安全生产面貌。
第八条 地质勘探单位必须对职工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搞好技术培训,普及安全知识。
对爆破、电气、车辆驾驶、焊接、起重、瓦斯检查、锅炉受压容器、信号、把钩等工种的工人,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训练,并指定老工人带领工作一段时间,熟悉本工种的操作规程,经考试合格发证后,才准独立从事本岗位工作。
对调换工作岗位的工人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教育。
第九条 地质勘探单位发生事故应按国家伤亡事故报告规程规定上报,发生死亡事故,领导应亲临现场调查处理。
第十条 地质勘探单位及主管部门的年度生产、财务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必须包括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按计划完成。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必须按国家规定,在更新改造资金中提取百分之十至二十,不足部分,可从专项基金中解决。安全技术措施经费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一条 地质勘探职工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遵守本细则,监督本细则的执行;
2.遵守劳动纪律,执行安全规程;
3.积极参加技术革新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
4.及时反映、处理危险情况,积极抢救事故;
5.有权制止任何人违章作业,有权拒绝接受任何人违章指挥;
6.对于上级单位或领导忽视职工安全健康的错误决定和错误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或控告。

第二章 基本规定
第十二条 地质勘探工程的设计,必须符合本《细则》的规定。必须按照各主管局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审批。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设计不得批准。审批设计,必须有安全、卫生和工会组织参加。施工前,必须组织施工单位职工开展讨论,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施工中必须按照设计的规定作业。设计变更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项目,必须保证安全生产。消除有毒有害物质危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十四条 各地质勘探单位必须按照野外工作的特点,做好职工季节性的安全防护工作。对从事地质普查、测量、物探等野外作业人员,必须做好防寒、防冻、防风、防洪、防暑、防雷电、防坠崖以及防蛇兽伤害等安全防护工作。
第十五条 地质勘探职工必须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及用具。进入坑道、机台等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的场所,工作服要穿戴整齐,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准戴手套操作机床、摘挂传动皮带、扶钎;从事机床操作的女工必须戴防护帽,不准将发辫露出帽外;生产场所除符合专项规定外,不准穿拖鞋作业。
第十六条 在偏僻孤立地区和危险地点,不允许单人进行作业。
第十七条 进入老窿、洞穴和已停工的坑道工作,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中毒、窒息、崩塌、滑跌事故发生,并在洞口设有应急安全措施,留有观察联系人员。
第十八条 在居民区、道路旁、放牧区施工,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爆破、卸碴危及人畜及建筑物的安全。井巷(含槽探)及钻孔竣工后,应及时回填或封闭。
第十九条 地质勘探单位的防火,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防火规定和当地消防机关的要求,建立防火制度,采取防火措施,备足消防器材。对坑口、机台和材料、资料、炸药、油料等库房,更应加强防范,防止火灾。
第二十条 为了保证矿山安全,地质勘探报告书必须为矿山设计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1.较大断层、破碎带、滑坡、泥石流的性质和规模;
2.含水层(包括溶洞)和滴水层的岩性、层厚、产状、各含水层之间、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水力关系,地下水的潜水位、水质、水量和流向,地面水流系统和有关水利工程的疏水能力,以及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
3.小窑、老窿的分布范围、开采深度和积水情况;
4.沼气、二氧化碳赋存情况,矿物自然发火倾向和煤尘爆炸性;
5.对人体有害的矿物组分,含量及变化规律,勘探区至少一年的天然放射性本底数据;
6.地温异常和热水矿区的岩石热导率,地温梯度、热水来源、水温、水源、水压和水量,并圈定热害区范围;
7.工业、生活用水的水源和水质;
8.钻孔封孔资料。

第三章 钻探工程
第二十一条 地质设计书必须为钻探工程的施工设计提供矿区地质构造、岩石特性、矿区工程布置图、钻孔地质理想柱状图等地质资料。
确定钻孔位置时,在保证地质要求的同时,应考虑施工安全和方便,避开洪水和泥石流的侵袭,使钻塔与高压线保持安全距离(万伏以上不小于50米,万伏以下不小于30米)。
第二十二条 机场地基必须平整、坚固、适用。地基靠山坡一侧,要根据地层性质和高度正确选取坡度,清除浮石,防止坍塌和滚石伤害。地基应尽量减少填方,钻塔底座填方部分不得超过塔基面积的四分之一,且填方部分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塌陷或溜方。
第二十三条 安装拆卸钻塔,应有统一指挥,上塔须系安全带,塔上下不得同时进行作业。
钻探机场的安全设施必须齐全。钻塔须安设标准绷绳,直径不小于12.5毫米;须安设避雷装置;在皮带和机械传动部分,应设防护栏杆或防护罩,活动工作台须安装牢靠,并有可靠的制动防坠装置。
第二十四条 机器运转时,不得进行部件的拆卸和修理。升降钻具过程中,应由熟练钻工操作升降机,并与孔口塔上人员紧密配合,互相关照,平稳操作。
第二十五条 处理孔内事故要摸清情况,制定处理办法和相应的安全措施。
打吊锤时,要有专人指挥。吊锤下部钻杆须安装冲击把手。打箍上部应连接钻杆,挂牢提引器并拉紧钻杆。
使用千斤顶时,要垫实地梁,绑牢千斤顶及帽子,绑牢提引器。
不准用钳子反钻具。
第二十六条 应设有胶管防缠及水龙头防坠装置。钻进时不得用人扶持水龙头及胶管。修理水龙头时必须停止立轴回转,并指定专人看管皮带开关或离合器手把。
第二十七条 坑道钻探应按照井下作业的规定进行通风、排水、支护和照明等安全工作。
第二十八条 水上钻探应备足救生、通讯和消防设备悬挂当地航运部门规定的标志。

第四章 坑探工程
第二十九条 地质设计书必须为竖井、斜井和中深平巷的施工设计,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1.矿区地质构造、岩石特性等地质资料;
2.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老窿分布和积水情况,含水层及其涌水量等水文资料;
3.钻孔封孔资料;
4.矿区工程布置图;
5.坑道地质理想剖面图。
第三十条 用槽探、浅井等轻型工程进行地表揭露时,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槽井探的安全技术规程。槽深(最高壁)不得超过3米;浅井深不得超过20米(小圆井深不得超过5米)。施工中应根据地层性质和深度,正确选取槽壁坡度和井壁支护方法。
第三十一条 坑道断面必须满足通风、运输和行人的要求。敷设管道、缆绳和风筒,不得妨碍行人。施工中,坑道必须经常维护,保证通风照明良好、支护牢固、水沟畅通、整洁卫生。
第三十二条 施工中的坑道,必须有严格的坑口管理制度。坑内爆破,坑口必须设置信号标志。有瓦斯的坑道,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用具进坑。
第三十三条 在不稳定地层中掘进,必须及时进行支护。对地压较大地段要加强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松软或流砂层中掘进,必须采用沉箱超前支护等方法。
第三十四条 当掘进接近积水老窿、溶洞、断层、地质破碎带、地表水体或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探水前进。
坑内探水、放水和排除被淹坑道中的积水时,必须有防止有害气体突然涌出造成事故的安全措施。

第五章 通风防护
第三十五条 放散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尽量实行机械化、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措施,使之少产生或不产生有害物质。
第三十六条 地质勘探的井下作业,应当采用机械通风及综合防尘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短浅坑道也可采用其它通风方式。
第三十七条 风速规定:
1.井下工作面的风速,不得小于0.15米/秒;
2.实验室等有毒有害作业场所,通风柜操作口截面的风速,不得小于0.5米/秒;
3.放射性物质实验场所,通风柜操作口截面的风速,不得小于1米/秒;
4.各粉尘作业密闭柜操作口截面的风速,不得小于1米/秒。
第三十八条 坑道作业面的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不低于20%;一氧化碳不得超过0.0024%;二氧化碳不高于0.5%。供给坑内工作人员的新鲜空气每人每分钟不少于四立方米。
第三十九条 有瓦斯的坑道,每班最少要用安全灯或瓦斯鉴定器检查两次,坑内放炮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禁止放炮,加强通风;电机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设备运转,切断电源;瓦斯浓度达到2%时,工作人员撤出坑道,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向掘进巷道中的电气设备送电。
第四十条 勘探放射性矿床,主要坑道应尽量设计在矿脉以外,如必须沿脉掘进时,应采用压入式通风。在编录、采样后,对矿脉裸露面及时用粘土等物给予覆盖,以防氡气析出。
第四十一条 加强通风防尘管理,机掘队必须配备专职通风防尘工。
第四十二条 坑道内严禁使用没有净化装置或净化装置不符合要求的内燃机械。

第六章 机电和运输
第四十三条 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修理,都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各种压力机械的施工部分,以及其他机械对人有发生伤害危险的部分,都要有安全装置。
各种机械设备必须建立使用、检查、维修、保养制度,不准超温、超压、超负荷和带病运转。
第四十四条 各种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运行、试验等工作,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等,必须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第四十六条 机电设备的保护、保险及其他安全设施必须保证齐全、灵敏、可靠,不得甩掉不用。
非负责设备运行的人员,禁止操作设备。非专职或值班电气人员,不得进行电气作业。操作电气设备的人员,必须有可靠的绝缘保护。检修电气设备时,禁止带电作业,需停电检修线路或电气设备时,应事前通知用电单位。
第四十七条 井下宜采用不接地电网,并使其电气设备绝缘良好,配备漏电保护装置。
第四十八条 井下电压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照明和信号系统的电源电压不得高于127伏,工作面照明电压不得高于36伏;
2.架线式电机车供电电压:交流不超过400伏,直流不超过300伏。
第四十九条 井下动力线路要用电缆线;照明、信号及爆破线路要用绝缘线或电缆线。
爆破和信号系统要设置独立的线路。
第五十条 在有瓦斯、矿尘爆炸危险的坑道内,必须使用防爆装置的电气设备和防爆装置的电气照明。
第五十一条 地质勘探的汽车运输,必须按照国家公路运输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严格遵守部颁汽车运输安全行车管理规则。
第五十二条 普查勘探矿区修筑简易公路,应参照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四级公路标准。在条件困难时,也不得低于以下规定:
1.路基宽度4.5米,路面宽度3.5米,并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置在有利地点,并使驾驶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的车辆。错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6.5米,有效长度不小于20米;
2.最大纵坡度12%。当连续纵坡度大于8%时,应在不大于150米长度处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坡度不大于3%,长度不小于80米;
3.弯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12米,特殊困难地段,平曲线半径不得小于8米;并应加宽曲线内侧和设置超高。
不允许急弯与陡坡重叠。当平曲线半径小于12米时,纵坡度不得大于4%;
4.在接近本规定下限标准地段行驶的车辆,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当该地段路面被冰雪覆盖时,禁止行车;
5.弯险道要设置公路标志。
第五十三条 地质勘探单位要成立车辆运输管理机构。凡有十五辆汽车以上的单位,要配备车辆运输的专职安全员;十五辆汽车以下的单位设专职或兼职安全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选派政治责任心强、熟悉业务的技术人员或驾驶员担任。
第五十四条 在深度和工作量较大的平巷掘进中,应采用机车运输。平巷的机械运输以及斜井、竖井的提升工作及连接装置均需符合安全要求。
第五十五条 平巷人力推车运输必须有可靠的刹车装置。行车速度不得超过3米/秒。多辆车同方向行车时的间距:当坡度小于5‰时,不小于10米;当坡度大于5‰时,不小于30米。
第五十六条 提升钢丝绳及连接装置的安全系数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钢丝绳:用于提升人员的,不低于9毫米。用于专门提升物料的,不低于6毫米;
2.连接装置拉杆、保险链和其他类型的保险装置:用于提升人员的不小于13毫米,用于提升物料的不小于10毫米;
3.矿车的连接钩、环和连接杆,不小于6毫米。
第五十七条 坑探机械提升装置必须有声光兼备的信号装置,井底车场和井口之间,井口和绞车房之间,除有信号装置外,还必须有直通电话。
第五十八条 斜井提升系统必须有防止跑车的安全装置和设施。行车时,斜井中严禁行人。
斜井人员升降必须乘坐有安全装置的人车。运送人员前,必须检查人车的连接装置、保险链、断绳保险器以及其他设备,并且要放一次空车,以证实巷道和轨道有无引起掉道的危险。

第七章 爆 破
第五十九条 爆破作业和爆破材料的制造、储存、运输、试验及销毁,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和本细则的规定。
第六十条 为了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必须建立专职爆破工,非爆破工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第六十一条 爆破材料必须专库储存,爆破材料库不得超量储存,不得发放、使用变质失效或外部破损的爆破材料。
不同燃速的导火线不得在同一工作面使用。
第六十二条 爆破材料的加工,应在专设的房内或安全地点进行,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在场。
第六十三条 在浅井、竖井、斜井中放炮以及平巷中一次爆破的炮眼数目较多时,必须使用电气或导爆管起爆。
第六十四条 进行爆破作业,必须明确规定警戒范围、岗哨位置、讯号和其它安全事项。露天爆破的安全距离视地形而定,一般水平距离200米以外,下坡距离400米以外。用大直径炮眼或药壶法爆破时,安全距离应适当加大。露天爆破,必要时应为爆破工修建安全掩体。
黄昏、夜间、大雾时不得进行露天爆破。雷电天气,有感应电的作业场所,禁用电气放炮。
第六十五条 用爆破法贯通井巷时,测量人员必须提出准确的图纸。当两个互相贯通的工作面距离只剩7米时,只许从一个工作面掘进贯通。
第六十六条 爆破留下的盲炮(瞎炮),应由当班爆破工进行处理。盲炮要当班处理完毕。当班来不及处理的,爆破工应在现场详细交班。盲炮未处理妥善前,不许进行其它作业。
第六十七条 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地点放炮,必须使用放炮器,禁止使用秒(半秒)延期雷管和非煤矿安全炸药。每个炮眼都必须按照规定封泥。每次爆破前都必须检查瓦斯;在有瓦斯突出危险地点爆破,必须执行震动放炮的有关规定;在有引起炸药自爆的硫矿体中爆破,必须严防药粉与矿体直接接触。
第六十八条 作业地点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爆破工有权拒绝放炮:
1.工作面无良好照明;
2.炮眼布置不合安全要求;
3.支架不符合要求,有冒顶(或边坡滑落)的危险;
4.瓦斯超限;
5.工作面有透水或瓦斯突出征兆,或炮眼内温度异常。
6.电缆或其它设备未加保护;
7.未设警戒。
第六十九条 必须建立爆破材料领退制度。任何人不得私藏爆破材料,不得在规定以外的地点存放爆破材料。丢失爆破材料,必须严格追查处理。
地质普查小组使用的少量爆破材料(炸药不超过100公斤,雷管不超过200只),要储存在专门的房间内,并指定专人保管;雷管要装箱加锁,与炸药分开存放,并隔开2米以上距离。

第八章 工业卫生标准和检测
第七十条 作业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得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其中粉尘浓度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粉尘种类 最大容许浓度
(毫克/立方米)
1.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
粉尘 2
粉尘种类 最大容许浓度
(毫克/立方米)
2.含10%以上石棉的粉尘 2
3.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滑
石粉尘 4
4.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水
泥粉尘 9
5.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煤
尘及其他粉尘 10
第七十一条 凡有放射性作业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放射防护规定》。作业场所放射性物质的容许浓度,以及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的每年容许剂量当量和放射性作业场所相邻的工作人员、居民的每年限制当量,都不得超过《放射防护规定》的规定。
第七十二条 放射性物质的储存、运输,须有懂放射防护知识的专人负责。必须有严格的、可靠的交接和保管制度,以保证必要的防护,并防止破损和遗失。
第七十三条 井下作业地点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8℃。超过时,应当采取降温或其他防护措施。
室内工作地点的温度,经常高于35℃的时候,应采取降温措施。
第七十四条 生产作业场所的噪声,应根据具体情况每年至少测量两次,噪声不得超过90分贝(A),超过时应采取消声,带防护耳罩或其他防护措施。
第七十五条 生产作业场所排入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不得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排放规定。超过时应采取净化处理等措施。
第七十六条 排放的污水,不应污染周围水源和危害农作物。
含放射性有害物质的废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七十七条 生产中的废渣堆放或填洼时,应有防止扬散、流失、淤塞河道等措施,必须防止新的污染。
第七十八条 生活饮用水的水源选择,水源卫生防护及水质标准,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第七十九条 作业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定期测定。
1.粉尘作业点空气中粉尘浓度达到第七十条规定的;每月测定一次,超过规定的,每月至少测定二次;
2.有毒作业点,井下每月至少测定一次,地面每季至少测定一次;
3.放射性物质作业点,每月至少测定三次。测定的资料必须及时分析,并建立档案,定期作出卫生评价。当超过国家规定时,生产部门必须限期改进。
第八十条 地质勘探单位必须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培训检测人员。井下粉尘浓度应由通风防尘工检测,其余项目由安全卫生机构组织检测。

第九章 职工健康管理
第八十一条 新工人入队前,必须经过健康检查,不适于从事地质勘探作业的不得录用。
对一般职工的健康检查,应定期进行。
第八十二条 医务部门应负责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和对接触粉尘、放射性、有害物质作业人员的职业性体格检查,并做好健康卡片的登记工作。职工调动工作时,应将健康卡片随同人事档案资料送到调往单位。
第八十三条 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职工性健康检查,应按下列规定:
1.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当粉尘中含二氧化硅或石棉在10%以上时,每两年至少检查一次。在10%以下时,每三年至少检查一次。对可疑尘肺,每年检查一次。每次检查都要照胸部X线片;
2.接触有毒物质作业人员,每两年检查一次;
3.接触放射性物质作业人员,受照范围接近年最大允许剂量当量者,每年检查一次;低于十分之三者,每两年检查一次;一次外照射剂量超过年最大容许剂量当量,或一次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一次量超过一年容许摄取量的一半者,应及时进行体检,并做出必要的处理。
第八十四条 粉尘作业人员患有下列病症的,应调离粉尘作业岗位:
1.各型活动性肺结核;
2.活动性肺外结核和胸结核、肾结核、骨关节结核;
3.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如萎缩性鼻炎、鼻腔肿瘤、支气管喘息及支气管扩张;
4.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变,如肺硬化、肺气肿、严重的胸膜肥厚与粘连;
5.心脏血管系统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症,二三期高血压症,及其他器质性的心脏病;
6.经医疗单位鉴定不适于粉尘作业的其他病症。
第八十五条 井下作业人员患有下列病症的,应当调离井下作业岗位:
1.前条所列病症;
2.风湿病(反复活动);
3.癫痫和精神分裂症;
4.经医疗单位鉴定不适于井下作业的其他病症。
第八十六条 从事放射性作业人员患有《放射防护规定》中所列不适应症者,应调离放射性作业岗位。
第八十七条 对高原缺氧反应严重的职工,应及时安排治疗、休养或调离高原地区工作。
第八十八条 凡符合第八十四条至八十七条的规定需要调离作业岗位时,应当经过职工所在单位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
第八十九条 对职业病患者必须定期进行复查和鉴定。矽肺病患者每年复查一次。石棉肺、煤尘肺和其他尘肺患者两年复查一次。其他职业病由省局指定的医院、职业病科或省职业病诊断小组,根据病情确定复查鉴定期限。
职业病范围和诊断标准,按卫生部规定执行。
第九十条 行政、后勤部门应按照国家规定及时采购、发放保健食品和职工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章 奖励和处罚
第九十一条 认真贯彻本细则,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成绩显著,无死亡事故,重伤事故频率不超过1‰,尘毒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完成国家生产计划的单位和集体,由单位、主管局或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下列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1.模范遵守国家劳动保护政策法令,认真贯彻执行本细则及各项安全措施,在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方面有显著成绩者;
2.发现事故征兆,立即采取措施或及时报告上级,以及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因而避免了重大伤亡事故者;
3.对安全技术、工业卫生的科学研究工作有显著成果,对安全生产有所发明创造和重大贡献者;
4.抢救事故有功者。
第九十二条 对职工的奖励分为:记功、记大功、通令嘉奖,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在给予上述奖励的同时,可发给一次性奖金(奖金来源:从综合奖中列支)。对职工给予奖励,需经所在单位群众讨论或评选,由安全部门提出建议,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决定。
第九十三条 地质勘探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任何人员违反本细则的,都应当追究责任,情节轻微的,给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分别给予行政处分、罚款,直至提交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第九十四条 地质勘探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违反本细则,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追究主要领导人的责任:
1.发布的指令、命令、决定、规章制度违反本细则的;
2.对职工不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职工由于不会操作或不懂安全规程而造成事故的;
3.由于设备超过检修期限运行或设备有缺陷而造成事故的;
4.由于作业环境不安全造成事故的;
5.违反本细则第八十四条至八十七条的规定造成事故的;
6.发生事故后,不积极组织抢救,或事后不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
7.挪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
第九十五条 违反本细则,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追究当事人或事故肇事者的责任;
1.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造成事故的;
2.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造成事故的;
3.发现有立即发生事故的危险情况,不采取防止事故的措施,又不及时报告的;
4.发生事故后,隐瞒不报、虚报或者故意拖延报告的;
5.对批评或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第九十六条 对于蓄意制造事故或在事故调查处理中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的,应当从重处罚。
第九十七条 对职工的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在给予上述行政处分的同时,可以给予一次性经济处罚。
第九十八条 对职工的经济处罚;停发一至六个月的奖金,罚款一般不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赔偿直接经济损失一般不超过本人两个月的标准工资,并照月扣除不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第九十九条 地质勘探单位严重违反本细则的规定或发生重伤、死亡的责任事故,除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外,应扣除奖金五百元至一万元。
地质勘探单位违反本细则规定,并在书面通知规定的期限内未改进的,或造成一次死亡三人以上重大责任事故的,除扣奖励基金外,可责令停产整顿。
第一百条 对职工的经济处罚由地质勘探单位决定。对职工行政处分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按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办理。对地质勘探单位的处理由主管局决定。对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重大责任事故的处理,由主管局提出处理意见报部批复。
第一百零一条 对于违章行为和伤亡责任事故的处理,一般应在五个月内处理完毕。处理结果要向群众公布。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二条 原部颁各安全规程与本细则有抵触的,应按本细则执行。
第一百零三条 有关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规定,应遵照国家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执行。
第一百零四条 本细则与国家规则有抵触时,按国家法则执行。
第一百零五条 本细则自一九八四年五月一日起试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审核出口退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审核出口退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国税函[2004]8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为严格出口退税审核,进一步规范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审核出口退税的工作流程,现将出口退税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结果审核疑点数据(以下简称审核疑点数据)和特准退税企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数据报送、下发流程通知如下:
  一、 各级税务机关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信息审核出口退税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税函〔2003〕99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信息审核出口退税的紧急通知》(国税函〔2004〕133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64号)有关规定,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进行退税审核过程中,凡出现国税函〔2003〕995 号文件第四条第二款所述情况,按本通知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 自2004年7月1日起,各级税务机关可登陆国家税务总局内部办公业务网出口退税单证支持网站(http://130.9.1.116/ckts),通过纳税人识别号或省级税务机关对总局用于清分出口退税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结果数据的全国外贸企业代码库内容进行查询。该查询只针对全国的外贸企业,不包括特准退税企业信息。各级退税机关如遇本文件第一条所述情况,应先登陆该网站查询。对于纳税人识别号在该网站未查询到的外贸企业,主管退税机关应按照国税函〔2003〕995号文件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新增企业报送方式进行及时处理,该类企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不得作为审核疑点数据处理。
  三、 为进一步规范数据处理流程,现将审核疑点数据分为两种类型:无信息和核对不符。类型定义明确如下:
  (一)无信息:某外贸企业代码信息可在第二条所述查询中查询到,且该企业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认证通过之后60天内仍未收到总局下发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结果数据。
  (二)核对不符:企业办理退税时申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与稽核、协查信息中相符发票或协查无误发票信息核对不符,将企业申报的发票信息作为审核疑点数据上传。
  四、 审核疑点数据报送的数据格式及文件命名规则见附件。自该文件发布之日起,国税函〔2003〕995号文件中关于审核疑点数据的电子数据格式和文件命名规则的规定同时废止。
  五、 特准退税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数据的处理应严格按照国税函〔2003〕995号文件相关规定执行,不得作为审核疑点数据上报 。审核疑点数据和特准退税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数据报送流程和相关部门职责划分,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出口退税电子数据传输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4〕481号)第四条和第六条规定执行。 
  六、 各省局信息中心必须通过出口退税用专用发票稽核结果数据传输系统中上传数据汇总功能将本区域内的审核疑点数据和特准退税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数据汇总上传。
  七、总局相关数据处理流程。总局每月将上月16日至本月15日各地通过出口退税用专用发票稽核结果数据传输系统上传的审核疑点数据和特准退税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数据进行汇总,并进行以下处理。
  (一) 对审核疑点数据的处理
  1. 将对汇总数据中不符合本文件第四条类型定义和总局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结果数据库中不存在的审核疑点数据进行清理,发回上传地。
  2. 对疑点类型为“无信息”的数据,总局将进行分析,对未下发的发票数据进行补发,对已下发的数据进行补发的同时定期发文通报。
  3. 疑点类型为“核对不符”的数据,用各地上传的认证信息与总局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结果数据库相应数据进行比对,如确不符,移送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进行处理;如相符,对该条发票数据进行补发。
  (二)对特准退税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数据的处理
  首先将汇总的特准退税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数据按发票代码和号码、购方纳税人识别号(指上报电子数据中的Nsrdj_no字段)在总局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结果数据库中查找,对查找到的相应稽核结果信息和协查信息进行下发,并对查找不到的数据进行清理,发回上传地。
  (三)总局对上述(一)、(二)中的数据下发和补发工作于每月22日前处理一次,自7月份开始统一使用出口退税用专用发票稽核结果数据传输系统进行下发,出口退税用专用发票稽核结果数据传输系统相关升级工作将于近期部署,相关工作另行通知。
  各级税务机关要充分认识审核疑点数据和特准退税企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数据报送和处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做好文件转发和宣传工作,确保出口退税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件: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结果审核疑点数据格式及文件命名规则

国家税务总局
二○○四年六月三十日



附件



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结果审核疑点数据格式及文件命名规则



数据格式(DBF):

字段名
字段类型及长度
说明

inv_no
字符型(18)
发票代码号码

Saler_no
字符型(16)
销方纳税人识别号

Buyer_no
字符型(16)
购方纳税人识别号

Date_k
字符型(8)
开票日期(4位年+2位月+2位日)

Rzrq
字符型(8)
认证日期(4位年+2位月+2位日)

Sh_detail
字符型(1)
1:无信息;2:信息不符(按相应类型填1或2)



注:以上各项必须逐项认真填写,均不得为空。



文件命名规则:

Fcyymmdddddd_nn.dbf(yy为2位年,mm为2位月,dddddd为6位行政区划代码,nn指文件序列号)